首页

搜索 繁体
请收藏本站网址:69biquge.com

第799节(2 / 3)

是要少一事,加上今年棉花大丰收,他颇有些财大气粗,于是大手一挥道:“花钱,请役丁!”

强制性劳役犯法,但花钱不犯法啊。

祖逖也在花钱请劳役,今年冀州种的棉花比幽州要多多了,一直忙到现在都没完。

他只留下一部分给育善堂,其余的,高价往外卖。

种植棉花的农户看到,便也跟着高价往外卖,有的人家为了赚钱,连自家的用度都没留,交够应给衙门的额度后就高价卖出。

十斤梳好的棉花能卖出两吊钱,以今年的产量来算,一亩棉花能收七十二吊钱,就算是除去上交衙门的棉花,那也有三十六吊。

天啊,他们种上二十亩麦子,二十亩水稻也赚不来这么多钱。

价格一算出来,农户们开始偷偷的收藏棉花种子,没有全部上交。

祖逖早知道这种事禁不住,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放过,但开春之后却派出大量衙役下乡,并将各郡郡守叫来刺史府,让他们一定要严查,严禁良田他用。

良田只能种植小麦和水稻等五谷,若有人敢以良田种植棉麻,一律拔除后重罚。

朝廷也如此下令。

“重利之下,一定会有人冒用良田种植棉花,粮为国之本,每年每户良田的种植数一定不能少。”

朝廷给百姓分地时将桑麻种植地也算上了的,棉花可以种在那些地方。

百姓们才不会完全听朝廷的,他们有自己的智慧。

赵大力将棉花种子种在了田埂边。

她这么快乐

这里以前是拿来种麻的,但现在棉花最为贵重,好一点,宽一点的地垄都拿来种棉花。

赵大力将给棉花植株上肥,给它的根部填了一锄土,这才跺跺脚离开。

旁边一块地的主人也来看他的麦子,看到田埂边的棉花,忍不住羡慕,“你家分了这么多棉花种子,竟种到田埂来?”

赵大力:“这边地肥,我给麦子施肥的时候还可以给它们撒点肥,分到的棉花种子和你们一样的多。”

对方不信,凑上去小声问道:“我看你们赵家人都种了许多,是不是你们七太爷给的种子?”

赵大力没否认。

对方羡慕不已。

赵大力就道:“收获的棉花得给七太爷五成。”

“那也赚了,”对方道:“现在棉花贵呢。”

赵大力也点头,是的,现在的棉花很贵,他没说的是,要不是赵铭出声,七太爷一开始想抽七成的,后来愣是被赵铭压到了五成,跟朝廷抽的租金持平。

“你家既种了棉花,还种桑麻吗?”

赵大力:“自然种的,听说这棉只做填充被子和衣物所用,论华美不及绸缎,论贴身价廉不及麻衣。”

他们家买了一架新织机,他媳妇已经学会,只要用的纺线够细,织出来的麻布要比从前的细一些,速度更不必说。

只需三日,他媳妇不仅可以织出应交给衙门的二丈五尺布,还能把一家大小制新衣的麻布也织出来。

赵大力回家,中途拐去自家的桑树园里摘了一箩筐的桑叶带回家。

家里养有蚕,却并不多,主要是他母亲和孩子们在养,他们对养蚕还不太熟,可买了织机,要是只织细麻布就太亏了。

他们想接一些绸缎和绢布的织造工作,正巧母亲和三个孩子在家,可以帮忙养一些蚕。

要是有天赋养得好,能赚钱,他们也去学堂里学养蚕技术,赵大力已经规划好,等赚了钱就把孩子送到陈县去读书。

族学和县学虽然也好,却比不上州学,他有两个儿子,一个女儿,到时候全都送去陈县,光房租和束脩就是一笔不小的开销。

而且,他们要是学习不好,还得花钱去学些技艺,不花自己的钱,那就是花朝廷的钱,得和衙门签约,毕业以后要为衙门做一定年限的活,虽也有工钱,却比在外面自己做要少很多。

赵大力是赵氏旁支,和嫡支隔得很远了,也就同一个姓氏,住在赵氏坞堡里,哦,现在坞堡已经不叫坞堡了,而叫赵家村。

在外面喊一声“我出自西平赵氏”,还是很惹人侧目的,可也仅限于此,要想获得什么切实的好处,还是得靠真本事。

所以,要读书,要习武,要学习技艺!

这是赵大力这几年从长辈们和里正那里悟出来的道理。

此时,赵含章也正在和女儿讲道理,她提着女儿的后衣领,将她一路拎回后殿的浴室,丢在地上,撸起袖子就把她全剥了,她嫌弃的看了一眼已经打结的泥衣,然后把人丢到池子里。

赵仁嘉就像一条鱼一样,一沉入水中就憋住呼吸,在水下灵活的翻了一个跟斗,两条小短腿一踩一踹,她就翻出了水面。

她刚出生没多久母亲就把她放在水里游,一旬总要游水五六次,所以在水中沉浮和呼吸已经成了她的本能,就和吃饭睡觉一样,比走路还熟练。

至少她没学会走路前就已经学会了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