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请收藏本站网址:69biquge.com

第102章 刘蜀形势(2 / 3)

林愿随!”

众人齐声回应,誓铮铮,震得陶坊瓦砾轻响。

武阳看着眼前的兄弟,眼神如刃,语气坚定:“从今日起,我们不再只是散兵游勇,而是一支真正的军队。我们要先摸清局势,再择良机出手。”

风起时,瓦砾掀动。

山阳县的天福客栈灯火已熄,唯有内院一角的厢房内仍然灯光未灭,几位久别重逢的兄弟围坐于低矮的红木圆桌旁,桌上摊开一张褶皱的刘蜀舆图,地图旁散落着几枚冷酒盏与未燃尽的香烛。

武阳坐在正中,眉头微蹙,指节轻叩木桌,沉思不语。赵甲斜倚着椅背,眼神犀利地扫过图上诸郡之地,钱乙则一手托腮,一手拨弄着自己的短剑;孙丙、李丁与谢戊则神情凝重,面面相觑。

“潘峰与傅恒盘踞中汉、古涪,自号大潘,拥兵十八万。”赵甲首先开口,“虽近年无大动作,但据我了解,傅恒沉迷酒色,潘峰权谋尚浅,已有内耗迹象。”

“而何必安则兵精将广,吞并尹震、王明两部,气焰正盛,虎视八方。”钱乙补充道,“但此人性情乖戾,杀伐果决,若要与之交好,须得先拿出筹码。”

严林低声插话:“我听说……何必安对大潘早有不满。他数次在军中扬:‘潘峰不过是个逆贼草包,傅恒是蠢才之流,谈何立国?’此传出不止一次,属下也多有附和之声。”

“若我没记错,”赵甲缓缓点头,“傅恒原是尹震旧部,有不错的情谊,何必安吞并尹震,傅恒肯定对何必安不满,而何必安的舅舅在来投靠何必安的过程中被大潘的士兵劫杀,这件事也让双方的关系冰到了极致。”

众人闻,面露思索之色。

这时,武阳终于开口,声音不大,却稳如磐石:“既然大潘与何必安不睦,为何我们不趁势而为?”

他伸手在图上重重点在“安广郡”三个字上,道:“安广郡,乃何必安当前重地,也是其兵马调度中枢。我们若能入其军中,不但可借力削弱大潘,还可为日后布局打下伏笔。”

李丁蹙眉:“但如何打入其麾下?我们名不正、不顺,空口白话,他怎肯信任?”

谢戊捋须沉吟道:“不若以‘复国义军’自居,声称欲讨伐潘逆,以大义之名投其麾下。”

赵甲拍案:“好计!再辅以我等军容整肃,气势如虹,自然胜于他麾下诸多杂兵。”

武阳点头道:“计策不错,但是我们不能投靠何必安,而是跟其进行合作,得其信任分其心神,至于接下来的合作,是助是弃,还看展现出的局势而定。”

众人皆点头称是。

议定之后,六人并未立刻启程,而是决定在山阳县再歇一日,整顿兵马,统一装备,去除之前旧制,改穿整齐铠甲,兵刃编号归整,以昭军纪。

天福客栈后院内,百余人马悄然换装。钱乙亲自指挥,将从楚烈国带出的物资重新分发,盾牌、短弓、长枪一应俱全,甚至连军旗也换上了新制的“武”字三角战旗。赵甲巡视兵线,查验弓弦是否紧致,盔甲是否扎牢,亲自操练两番,确保临战无误。

次日清晨,武阳着玄甲披风,立于天福客栈门前,目送最后一名兄弟步入队列。他忽然回身,取出一封密信,亲手交给了客栈掌柜那位花白胡须的老人。

“这封信,半年之后若有一人自称‘段枭’,前来寻我,你便交予他。”武阳语气平静,目光却有些遥远。

掌柜一愣,旋即郑重其事地收下:“好,我记下了。”

赵甲在旁看着,笑问:“还真记得三年之约?”

武阳淡笑:“旧日之事,不能忘。”

严林将手中一块地图碎片小心折叠,塞入甲缝:“时不我待,是时候出发了。”

于是,队伍出发。

一百多人,队列紧凑,旗帜无声地在晨风中飘扬。他们不再是逃亡者,不再是乱军余孽,而是一支整装待发的铁军,朝着风暴的心脏,迈步前行。

他们沿着山阳官道一路西行,过旧岭口,渡芦沟江,踏入安广郡的前沿小镇。沿途中,百姓对这支陌生队伍敬而远之,但并无慌乱。武阳下令不扰百姓、不索粮草。

行至傍晚,众人露宿郊外,赵甲、孙丙轮流巡逻,武阳则在帐中草拟投名状,并商议接触何必安麾下将领的计划。

“先递信,再观其反应。若能面见何必安,最好;若不能,也要博得一位中层军官的青睐。”谢戊建议道。

“这一战,需智胜,不可轻动干戈。”钱乙斜睨着帐门,“否则,百余弟兄恐怕难以全身而退。”

武阳目光冷峻如刃:“我知。所以此去,若不能得其信任,我们便转往东雷郡,尝试联络谢飞。”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